常见问题
您的位置:首页 > 常见问题 > 长时间停用的酸铜槽镀槽氯离子含量升高的原因分析

长时间停用的酸铜槽镀槽氯离子含量升高的原因分析

一、故障现象

春节过后很多制版厂家反映,镀铜溶液氯离子含量超标,春节前正常,期间没有人为补充,而且这种情况并非个例,一直困扰很多电镀工作者。

二、原因分析

经过实验分析,酸性镀铜溶液氯离子的消耗途径在阳极上,与阳极溶解产生的亚铜离子生成氯化亚铜(CuCl,白色粉末或立方结晶,微溶于水)沉淀,这些氯化亚铜沉淀混合在铜泥中,在酸性溶液中会缓慢溶解,使镀液中的氯离子升高正常生产过程中阳极不断产生亚铜离子会和氯离子生沉淀,维持正常的氯离子浓度,但如果长时间停产,阳极没有亚铜离子产生,失去了对氯离子浓度升高的抑制作用,产生了氯离子超的故障。

另外,还有一个方面的原因,铜泥中的氯化亚铜如果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也会被空气中的氧气缓慢氧化,变成氯化铜(CuCl2,溶于水),一旦与镀液接触,就会迅速溶解,造成氯离子含量升高。

三、应对措施

1、预防措施:通过上述分析,长时间停槽就容易使镀液中的氯离子含量升高,故建议镀槽停镀之前,冲洗阳极篮中的铜泥,将氯化亚铜清理干净,就能有效解决这种故障的发生。

   2、处理方案

1)银盐法:银盐法除氯的最佳选择是碳酸银,其反应式如下:

Ag2CO3+2HCl==2AgCl↓+H2O+CO

用碳酸银除氯的优点是可根据化验结果与计算,准确、单一的除去多余氯离子,每1g碳酸银大约可以去除260ppm氯离子,但银盐价格昂贵,一般不建议采用。

    2)锌粉法:锌粉除氯的实质为亚铜离子化学沉淀除氯,锌粉除氯的步骤:氯离子处理 镀液置于体外槽内,在过滤机(无滤芯)强力搅拌下,将调成糊状的锌粉置于过滤机引流漏斗内,用10分钟左右时间吸完,搅拌20分钟,然后静置1-2小时(时间过长生成的氯化亚铜溶解),将上清液用过滤机(加滤芯)倒吸入清理后的镀槽内;② 镀液调整 将镀液补充至标准,分析镀液中硫酸铜、硫酸、氯离子含量,调整至标准(CuSO4200g/L,H2SO455g/L)

注:每1g锌粉大约可以去除20-40ppm的氯离子,铜液能耐受的锌离子含量为8-10g/L;氯离子含量在200ppm以下的镀液可以正常生产;如有条件进行霍尔槽试片测试,调整添加剂含量

锌粉除氯的优点是原材料易购,但缺点不少:① 锌粉利用率不高;②生成金属铜粉较多,消耗硫酸铜与硫酸;③必须翻槽过滤镀液;④向镀液引入锌杂质;④若氯离子含量太高(大于400ppm),需两次以上过滤处理,总之,该法适用于氯离子超标不很严重的镀液。

3)冲洗阳极法:冲洗阳极法适用于氯离子在200ppm左右的酸性镀铜液,它不引进任何杂质,但需要经常观察阳极表面是否有白色膜层,具体操作方法为:阳极磷铜球有轻微发白现象,可每1-2天冲一次铜阳极(也可适当增加冲洗次数),直至氯离子含量达到工艺要求。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xxcdg.com/a/109.html

相关推荐

cache
Processed in 0.007827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