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您的位置:首页 > 常见问题 > 凹版常见质量故障分析及预防措施——镀镍

凹版常见质量故障分析及预防措施——镀镍

一、镀镍层沉积过薄

原因分析:

1)电流密度设定过小;

2)镀液镍离子浓度过低;

3)阳极面积过小;

4)镀液中氯化镍含量低;

5)PH值过低;

6)有机物污染;

7)铁离子浓度过高;

8)整流器实际电流输出少

预防措施:

1)检测电流密度设定;

2)调整硫酸镍含量到200g/L以上镍离子过低,不能提供足量的主盐成分

3)增大阳极面积;

4)调整氯化镍到35g/L以上氯化镍是阳极活化剂,氯离子低会造成阳极钝化

5)调整PH值到4PH值低,阴极析氢严重,电流效率低

6)活性炭粉过滤;

7)双氧水+调整PH处理;

8)校准。


二、镀层脆性过大

原因分析:

1)镀液镍离子浓度过低;

2)PH值过低;

3)有机物污染;

4)电流密度过大;

5)温度过低

预防措施:

1)提高硫酸镍含量;

2)调整PH值到4,PH值过低用NiCO4、NaOH调整,过高用H2SO4或HCl调整

3)活性炭粉过滤;

4)设定合理的电流密度电流电流密度大,镀层中夹杂物多

5)提高温度


三、镀层粗糙镀层颜色灰暗

原因分析:

1)电流密度过大;

2)镍离子含量过低

3)PH值过高;

4)氯化镍含量过高;

5)温度过低;

6)硼酸含量低

预防措施:

1)检查电流密度设定或镇流器输出;

2)提高硫酸镍含量;

3)调整PH值到4

4)停止补充氯化镍,逐步消耗氯化镍含量高阳极溶解产生的泥渣多,氯化镍含量低,阳极易钝化,阳极吸氧,造成PH值低,使镍呈现光亮状;

5)检查温度设定或加热棒;

6)提高硼酸的含量到40g/L硼酸含量低于30g/L,缓冲作用微弱


四、镀层针孔率高

原因分析:

1)镍离子含量过低;

2)PH值过低;

3)电流密度过大;

4)温度过低;

5)硼酸含量低

预防措施:

1)提高硫酸镍含量;

2)调整PH值到4PH值低,阴极极化度高,容易达到H+的析出电位,产生氢气泡附着于版面,产生针孔

3)检查电流密度设定或流器输出;

4)检查温度设定或加热棒

5)提高硼酸的含量到40g/L。


五、镀层与铁基体结合力不良

原因分析:

1)基辊除油不彻底

2)镀镍温度过低

3)镀镍电流密度过大

4)镀镍前活化不好

5)有机密封套(耐腐蚀性过差)酸洗后污染版面

6)金属杂质超标

7)PH值不当

8)铬离子杂质超标(高于10g/L)

9)镀液中有机杂质过多

预防措施:

1)加强电解除油3-5分钟为宜

2)升高到工艺范围.

3)调整到工艺范围,2-5A/dm.2;

4)5%H2SO410秒以上

5)活化后注意喷淋清洗

6)小电流电解,以0.05-0.2A/dm2为宜或用保险粉(连二亚硫酸钠)处理(0.02-0.04g/L),加热至60。C并搅拌1小时,调节PH值,静置3小时,活性炭过滤。

7)H3BO3调节

8)PH值降到3,在75摄氏度保持3小时以上

9)处理有机杂质加2-3ml/L的H2O2(30%)搅拌一小时,再加3-5g/L活性炭吸附过滤


六、镀层颜色不均一

原因分析:

1)除油不干净;

2)除油剂冲洗不干净;

3)版辊表面活化不当;

4)二次污染

预防措施:

1)彻底除去油污;

2)加强冲洗,或改用水洗性好的除油粉除油剂大多属于碱性,并带有大分子表面活性剂,造成沉淀夹杂或镀层沉积结构变化

3表面的锈蚀没有酸洗干净;

4彻底洗净吊架和辅助设施。


七、镀层有黑点、毛刺

原因分析:

1)PH值过高

2温度过高

3版辊装夹不牢,导电不好(造成电流密度小)

4)电流密度过小,或局部过小

5离子等杂质超标(超过20ppm)

6悬浮颗粒杂质过多

7主盐、硼酸浓度过高(硼酸硫酸盐)

8搅拌过强,或转速过大

9基体有磁性

预防措施:

1)调整PH值到4铜离子的还原生成化亚铜,低的析氢电位产生过多的沉淀夹杂到镀层形成黑点;

2调整到工艺要求

3注意装夹,保持工夹具的良好导电性

4适当提高过高会出现烧焦现象

5调整PH值到3,0.05-0.2A/dm2电解3小时以上

6注意过滤,尤其滤芯过滤目数

7)降低制工艺范围结晶现象造成

8适当降低搅拌越强、温度越高、电流密度越小,铜离子越容易析出

9磁性物质吸附于版面产生毛刺


八、阳极溶解不好(呈现亮状)

原因分析:

1)PH值过高;

2氯化镍含量过低;

3阳极面积过小,阳极电流密度过大;

4温度过低

预防措施:

1)调整PH到5以下PH值高,吸氧电位低

2调整氯化镍到40g/L以上氯化镍为活化剂

3增大阳极面积阳极面积小,极化电位高,容易吸氧。

4提高温度


九、阳极溶解泥渣多,利用率低

原因分析:

1)PH值过

2氯化镍含量过

3阳极面积过,阳极电流密度过

4温度过高。

预防措施:

1)调整PH到4以上PH值低,阳极溶解好,但阴极容易产生针孔

2停止补充氯化镍,自然消耗氯化镍高,阳极溶解好,但阴极容易粗糙

3减小阳极面积;

4适当降低镀液温度。


十、过滤芯附有胶体物

原因分析:

1)铁离子过高

预防措施:

1)清洗完毕入槽越快越好;或改用具有防锈能力的除油剂产品;铁基体上起初的锈蚀为Fe2+,进入镀液后会被阳极氧化成Fe3+,Fe3+的沉淀PH值只有2.7-3.7。


十一、镀镍后有明显的砂纸打磨痕迹

原因分析:

1)PH值高;

2硫酸镍含量低;

3硼酸含量少,缓冲功能不足;

4氯化镍过量

预防措施:

1)PH值高,镀层粗糙

2)分析调整

3)分析调整

4)氯离子海量高,镀层也会粗糙,且镀层泛苍白色。


十二、镍板蜂窝状溶解

原因分析:

1)氯化镍含量严重超标

预防措施:

1)自然消耗,副作用为版面颜色灰暗,但不影响镀镍层的正常功能。

640 (2)


十三、镀镍有黑色斑块

原因分析:

1)除油不彻底;

2)清洗后吊架滴液污染;

3)硫酸镍浓度过低;

4)除油粉等碱性物质粘附到版面

预防措施:

1)加强清洗;

2)版辊入槽前,擦拭吊架;

3)补充硫酸镍;

4)清理环境卫生



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xxcdg.com/a/123.html

相关推荐

cache
Processed in 0.006536 Second.